7月27日至30日,应本届X射线衍射会议大会主席、X射线衍射联合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小龙研究员邀请,ued体育王育华教授等一行5人参加了第十五届全国X射线衍射与新材料学术会议暨国际衍射数据中心(ICDD)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专业委员会、中国晶体学会粉末衍射专业委员会、北京硅酸盐学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及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Diffraction Data(USA)主办,由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7月27日,博士生张泓喆,硕士生包春煦、高珂珂和王晓蓉参加了“结构分析方法与相关软件应用培训”讲习班,该班围绕主题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提升参会者在X射线衍射技术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刘泉林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董成研究员、同济大学的骆军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金士锋副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肖荫果教授依次带来精彩报告。本次讲习班讲述了X射线晶体衍射和粉末衍射的定性,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粉末衍射的数据处理和晶体结构的解析方法,以及Rietveld结构精修原理和应用,通过这种详细的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加深了学员们对X射线衍射技术领域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专业素养,锻炼了实践能力,学员们受益匪浅。
7月28日大会正式开始,在学术报告环节中,中国科学院丁洪院士,中南大学刘咏教授以及国际衍射数据中心(ICDD)Dr.Thomas Blanton、Dr.Timothy Fawcett等几十位专家学者分别作大会报告,充分展示了材料科学的前沿动态和创新成果,加强了学术交流,拓宽了学术视野。
我院王育华教授做了题为“光谱下转换材料对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升的研究”的大会报告,在报告中分享了团队在LED/MicroLED/长余辉等研究方向的进展,对下转换发光材料在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博士生张泓喆、硕士生包春煦分别做了“多模式生物医学成像用近红外Na0.5Gd0.5TiO3: Cr3+, Sn4+长余辉材料的性能及机理研究”和“改变Eu2+占位调控植物生长用Sr18Mg3(PO4)14的发射波长”的口头报告,硕士研究生高珂珂和王晓蓉分别做了“Ca3Sc2Si3O12: Ce3+, Cr3+应用于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BaMg(Al, Sb)10O17: Mn2+, Cr3+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墙报展示,王晓蓉同学获得了“优秀墙报奖”。通过此次会议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学习,加强了与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增进了合作契机,进一步提高了兰州大学的国内外影响力。
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功能与环境材料研究所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月31日至6月2日,第四届全国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大会在苏州召开。本次会议是我国光伏领域科研工作者的一次专业研讨会,全面展示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在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及其产业化等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王育华教授课题组讲师李天荣,博士生宁福春、丁怡,硕士生刘荟萍、李雅雯参加本次会议,李天荣老师和博士生宁福春分别做了以“对钙钛矿纳米晶光电性能调控的研究”,“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生长机制和调控机制”为题的口头汇报,硕士生刘荟萍、李雅雯分别做了“2-溴十六烷酸对CsPbBr3钙钛矿的原位钝化研究”和“基于配体交联策略提升钙钛矿量子点光电性能的研究”为题的墙报展示,硕士生刘荟萍获得“优秀墙报奖”。
7月8日至7月11日,中国材料大会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国材料大会”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学术年会,是重要的系列品牌会议之一。王育华教授课题组硕士生张泽宇和王杜希平参加本次会议,分别做了“番茄生长用SrMg0.5Zn0.5Al10O17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和“硅基太阳能电池用无机荧光粉研究”的墙报展示,两位同学均获得“优秀墙报奖”。